乳山市审计局“青审·扬帆工程”激活审计新力量 | ||||
|
||||
乳山市审计局围绕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坚持人才强审,推进“青审.扬帆工程”,以扎实举措为年轻干部成长铺设阶梯,让青春活力成为审计事业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 创新机制,构建系统培养新路径。打破传统“放养式”成长模式,精心设计全链条培养机制。系统推出“墩苗计划”,把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多维度考察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制定“精育扶壮”培养方案,推行“导师AB角”制度,为每位青年干部配备两名经验丰富、专长互补的导师,既确保指导充分全面,又为年轻审计人员提供了风格多样的专业学习窗口。同时,引入“审计微课堂”“青年思享会”等灵活形式,鼓励青年干部围绕前沿问题、典型案例分享学习心得,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思考,在展示中提升综合能力。这些举措构建了清晰、可持续的成长路径,为年轻干部提供了系统化的成长支持。 搭建平台,锤炼过硬实战新本领。主动为青年干部“压担子”、“搭台子”,使其在审计项目一线经风雨、长才干。在重要审计项目中大胆实施“青年项目主审制”和“审计小组长负责制”,让优秀青年骨干担任项目主审或小组长,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承担项目统筹、现场实施、报告撰写等关键任务。同时,通过跨领域、跨层级参与专项审计、巡审联动等复杂项目,有效拓宽青年审计人员视野,锻造复合型能力。在乡村振兴审计项目中,年轻审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运用大数据比对分析疑点,使用无人机航拍取证,以新技术新方法破解传统审计难题,展现了新时代审计人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活力。 激励担当,营造干事创业新生态。积极营造尊重青年、信任青年、成就青年的良好氛围。创新建立“容错清单”机制,明确在探索性工作中非主观故意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失误边界,为锐意进取者撑腰鼓劲。同时,构建科学动态的成长档案,紧密跟踪青年干部发展轨迹,将其在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攻坚克难的实绩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近三年来,该局已有超过七成的年轻干部在审计项目中担任骨干,多位优秀青年因表现突出被提拔到关键岗位,树立了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宫秀娟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