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 ||||
|
||||
最近全国热映影片《南京照相馆》是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真实事件为蓝本,通过在吉祥照相馆相遇的几名普通人视角展开的。从开始仅仅想要活下来到勇敢调换照相底片牺牲自己的邮差苏柳昌,从风光无限唱戏到冒死出城传递日军罪行照片的小明星林毓秀,从懦弱胆小为日军做翻译苟活到故意不递枪导致日本军官被杀死的平头老百姓王广海,从想方设法躲避日军残杀到甘愿牺牲自己也要把日军罪行的照片送出去的照相馆老板金承宗,从趴在尸体里躲避追杀到勇敢杀死日本军官的警察,还有那些绝望、恐惧地站在机关枪前等待死活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不论是主演还是群众演员都奋力将角色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向我们展示着88年前那段令人窒息、无法言语的悲恸历史,血泪交织的细节直击人心,让观影者无法不动容、不愤恨,为在至暗时刻的普通人坚守民族大义感到震撼和钦佩。 影片中最让人痛恨的是摄影师伊藤秀夫,表面温文尔雅,与凶神恶煞、拿着刺刀、到处烧杀抢掠的日军形象大相径庭,但随着影片向前推进,却觉得他是整部剧中最令人痛恨的日本人,打着伪善的标签干着最令人不齿的事情。一边看似写张字条拯救苏柳昌,实则只是为了让自己拍摄的照片能够冲洗出来展示日军的“光辉形象”;一边看似充满爱心地喂小狗吃食物,却对小狗身下已经被杀死的中国人熟视无睹;一边为苏柳昌提供出城通行证,一边却告诉城门日军对出示此通行证的人格杀勿论;一边声称自己了解很多中国文化,熟知仁义礼智信,一边却仅仅因为襁褓中婴儿的哭闹影响了他的拍照情绪而容忍日军将其活活摔死,这跟日本一直对外宣扬的中日亲善如出一辙,试想如果不是有不畏生死将照片传出去的人,外界怎么可能知道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影片中特别触动人的还有林毓秀说“万一呢?万一日本人输了呢”。他们是在日本疯狂残害中国人、每天都生活在不知道明天是死是活的煎熬和绝望中发出的疑问,短短几个字,体现他们即使身处绝望也依然心存信念:泱泱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这样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坚信中国一定会取得胜利。 除了影片带给我们震撼之外,还有现实中为了还原历史真实甘愿冒险的他们: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冒死拯救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联合其他外国人拯救了25万中国人;美籍华人张纯如以笔为剑,不畏威胁撰写《南京大屠杀》揭露历史真相;美国小伙埃文·凯尔,冒着生命危险将记载大量侵华罪证的相册交给中国,里面30多张记录二战时期日本犯下滔天罪行的照片都是对他们惨绝人寰行为的控诉。 而更让我们感到痛惜的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越来越少,截至2025年5月,登记在册幸存者仅剩下26人,可他们始终未等来道歉…… 我们设立南京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是一次次撕开伤疤、激起仇恨,而是为了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时刻警醒,没有强大的中国就没有强大的我们,我们从来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我们要时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自强不息,为祖国的强大,也为后世子孙不再遭受这样的凌辱而富国强兵。大好河山,就该寸土不让!王瑜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