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审计动态>审计天地
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指导推动内审队伍建设
发布日期:2025-08-12 08: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审计局 字号:[ ]


发展内审事业,人才是关键。结合近期对本市内审工作的调研及审计实践,笔者认为基层内审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内审人员履职独立性保障不足。受编制和重视程度等因素限制,独立设置内审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数量较少,影响了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二是内审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财会审计类相关专业人员占比偏低,且不少内审人员缺乏系统性审计学习与培训。三是内审人员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其开展的审计项目仍以传统财务收支、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审计为主,对当前高度重视的政策落实审计、工程投资审计等重点领域参与有限,难以全面发挥内审监督作为审计全覆盖“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指导推动基层内审队伍建设。

推动科学配置内部审计人员,优化队伍结构。通过出台内审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强调设置独立内审机构、配备专职内审人员并保障其履职独立性的必要性。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将被审计单位内审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关注范围,通过推进审计整改,督促符合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国企等部门落实相关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要求。同时,加强内审工作宣传引导,尤其在与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沟通中,着重强调设立独立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的重要性,增强其对内审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强化基层内审人员培训指导,提升专业素养。紧密围绕审计工作重点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审计薄弱环节,科学制订内审人员年度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内审业务培训会,重点讲授国家审计基础知识、内部审计法规准则,并分享项目审计重点、流程和经验。积极组织内审人员参加各级审计机关举办的审计业务培训,重点学习大数据审计应用、工程投资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前沿和重点领域内容,系统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加强基层内审人员协同联动,抓实实践锻炼。将审计项目打造为锻炼提升内审人员专业能力的“第一训练场”,选派业务优秀的内审人员参与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重点参与政策落实审计、工程投资审计以及信息系统审计等重点领域,不断增强其实战能力。积极培植内审工作先进典型,对内审工作开展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协助其向上级审计机关申报内审工作荣誉,并协调两办或通过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印发其先进经验材料,营造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内审人员的潜能与活力。周子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