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四策同施”提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质效 | ||||
|
||||
2024年以来,荣成市审计局结合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持续加大行政事业性资产审计力度,推动完善资产全流程管理机制,强化闲置资产盘活力度,显著提升了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质效。 一是聚焦家底清晰,促进夯实管理基础。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比对全市241家部门单位的资产、财务及决算数据,结合现场盘点等措施,全面清查各单位存量资产底数,揭示资产账实不符、待报废资产未处置、资产权属不清、超编配置资产等问题。督促27个部门单位规范资产管理系统登记、办理资产报废手续、进行资产权属变更登记,促进部门单位严格资产登记核算,确保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实现行政事业性资产家底清晰、权属明确。 二是聚焦低效闲置,促进提升资产效能。开展公车管理专项审计,通过分析公车行驶里程、油耗等情况,发现公车闲置、使用率不高等问题,督促公车管理部门收回3家部门单位4辆公车,并督促8个部门单位对10辆待报废车辆履行报废手续;对公物仓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摸排资产流转与收回情况,揭示长期出借资产未收回、资产周转率低等问题,提出加大摸排力度、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搭建共享资产数据库、将待盘活资产纳入公物仓管理、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促进供需对接等审计建议,有效提升了资产使用效益。 三是聚焦资产全周期,促进构建全流程监管。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中,围绕资产全生命周期,严格审查资产购置、出租、使用、处置、回收等各环节的审批流程,揭示无预算采购、超标准购置、未履行公开招租程序、出租处置收益未上缴、未经中介评估等问题。对于机构改革涉及单位未及时履行资产划转手续问题,督促3家单位及时办理划转;就电子产品报废后未及时回收问题,推动34家单位办理无害化回收处置;针对房产出租收益未及时收缴问题,督促部门单位及时收缴出租收益1043万元。 四是聚焦规范管理,促进健全资产监管制度。检查财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及资产管理使用部门的管理制度建立和职责履行情况,揭示资产管理制度缺位、公物仓运行机制不完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等问题,推动市财政等部门修订出台《荣成市市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闲置资产出租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从严执行通用资产配置标准的通知》等3个规范性文件,优化完善报废资产后续回收处理等2项业务流程,健全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机制,将审计成果有效转化为管理效能。于惠嘉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