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三把密钥 铸保密坚盾 | ||||
|
||||
威海市审计局持续筑牢保密工作防线,用好制度、宣教和监管三把钥匙,全力以赴打好保密工作主动仗,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制度固本,筑牢保密“铁栅栏”。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并根据工作实际及时调整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统一研究部署保密工作,确保审计业务与保密工作同谋划、齐抓实、共推进;每年将保密工作有关内容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次,压实党管保密政治责任,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增强保密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将遵守保密纪律情况纳入审计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强化正向激励和负面惩戒双重导向,确保制度执行有力有效。另一方面,加强保密制度建设。制定《威海市审计局保密工作办法》,明确保密工作责任主体,从审计现场保密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等环节将保密工作贯穿审计业务全过程;完善信息公开发布流程,实行五级审核制度,严把信息出口关;制定《涉密文件起草、查阅、摘抄管理要求》,启用涉密文件专用摘抄本,确保涉密载体制作、借阅、传递全程可管可控。 宣教赋能,织好保密“防护网”。坚持构建常态化保密教育宣传体系,将持续深化审计干部保密知识普及和意识提升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实抓细。一方面,走出去请进来结合开展全员轮训。结市保密宣传教育月活动,分3批次组织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及本地“三类人员”等150人次参加实训平台培训、参观国安警示案例展;邀请保密工作专家开展3次专题培训,以案例形式围绕技术层面、操作层面以及责任落实层面展开详细讲解,强化“保密无小事”底线思维,打造审计战线上的保密尖兵。另一方面,推动审计业务与保密工作有机融合。每年组织全体审计干部签订保密承诺书,强化保密责任认同感,促进将书面承诺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依托工作群,重点围绕不拍不传标密文件,定期下发保密工作提醒,让保密意识抬眼可见。 监管护航,拧紧保密“安全阀”。一是严把涉密人员管理。准确界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实行涉密人员上岗“双前置”,即资格审查前置、保密培训前置,确保涉密人员掌握相关保密知识技能、认真履行保密岗位职责。二是强化保密要害部位管理。严格按照人防、物防、技防三个方面落实要求,对涉密人员上岗、在岗、离岗和脱密期实行全过程管理,全覆盖配置电子监控、防盗报警等物理安防设施和文件保密柜等技术防护设备,设置显著的禁止标识上墙,构建实体屏障。三是定期开展保密自查。每年组织一次全面保密检查,对重点科室采取突击式检查方式,确保办公电脑中不处理、不存储涉密文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紧盯薄弱环节针对性细化保密措施。徐兆慧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