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十二时辰 | ||||
|
||||
时光不语,太阳东升西落,家乡悄然变了模样。我想向你讲述关于家乡的变化,这是属于乳山的一天,富有乳山特色的十二时辰。 卯时,清晨五点,阳光照耀在火车站前广场,列车短暂停靠,带来满怀憧憬的客人,也带回返乡的孩子。按照相关要求扫码出站,记忆中回家的中巴车变成了身着绿衣的新能源公交,颠簸泥泞的小路变得宽敞平坦。新增班次往返运输,村村有站点,处处有新路。回村的最后一公里再也不必拖着行李走上大半天。 辰时,早上七点。乡村烟火气缓缓升起,吹响春种秋收的号角。播种机、收割机轰鸣着驶入田地,不必全家上阵,也不必再为紧凑的时间发愁,无人机播种施肥、管理监测,春播秋收更有效率保障。自助采摘如火如荼,果园产销新模式省时省力省心。乡村新建饮用水取水点,告别过往危险的井边取水,水质安全更有保障。快递打通最后一公里,直邮到家,解决了以往村庄快递收发不便的问题,小乡村与大世界连接更加紧密。 巳时,上午九点。山路蜿蜒,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迎来新一批访客。红色教育基地的发掘建设极大带动了附近村庄的民俗旅游产业发展,主题民宿、情景剧场、农家乐等建设助力振兴。十勇士事迹与乳娘大爱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瞻仰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 午时,上午十一点。接近晌午,村镇食堂炊烟袅袅,准时为村内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食堂为老人提供免费三餐的服务解决了外出村民后顾之忧。从前外出务工村民心中总有牵挂,忧虑年迈父母村中生活是否有保障。如今幸福食堂依托新媒体技术,实现云端点餐,自助领取。设立专员对点餐进行提前统计便利服务,保障老人饮食健康,为村民兜底助老,群众幸福感得到提升。 未时,下午一点。书声琅琅,莘莘学子步入学习殿堂。时代发展,多媒体教学替代了手写试卷,教师轮校换岗平衡教育资源。课内外活动更加丰富,定期开展的红色教育学习活动,培养红色意识,夯实红色基因,学生思想教育更加全面。 申时,下午三点。漫步街道,城区老旧墙面经过改造成为画卷载体。由“转角遇到爱”开始,走过周杰伦的《晴天》,便与乳山方言撞了个满怀,亲切感瞬间拉满。“我在乳山等你”的墙绘与高速出口“选择了乳山 选择了未来”的灯牌遥相呼应,带着热情呼唤,让你加深对乳山的了解。了解她的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了解乳山人热爱家乡的情怀。“母爱乳山”雕像剪影张开双臂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也拥抱每个回乡的孩子。 酉时,下午五点。电灯的发明将夜间时间拉长。从前人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如今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家乡的夜生活焕发新机。广场舞伴着夕阳余晖准时开跳,月亮缓缓升起,欢快的气氛更加浓厚。夜市初具规模,品类繁多,生意火热。在欢快的鼓点中,在商贩们叫卖声中,月色更浓,人们热情不减。 戌时,晚上七点。城市书房灯火明亮。从前书籍只能在固定时间到固定的场馆进行借阅,借阅环境差,书籍数量少,如今城市书屋四季常开、数量众多,线上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资源充足,阅读更加方便。安稳静谧中,一个个文字构筑的新的世界呈现在人们手中,丰富着精神世界。 亥时,晚上九点。温度渐低,人车渐少,与白日的繁华喧嚣不同,夜间街道更显安稳。路灯照亮街道每个角落,警车新增了夜间执勤任务。星光下,万家安稳多了一层守护。 子时,深夜十一点。万籁俱寂,渔民们正在接受汛息。今夜是否适宜出海,从前只能依靠代代相传的经验判断,如今利用渔业预报新技术,实时反馈海域情况,出海更有保障。黑夜里,渔船载着对生活的期盼,点点灯光,往大海深处去。 丑时,凌晨一点。星月交辉,火车自远方来又向远方去。站台上心满意足的游客和出门闯荡的孩子一起等待。别离与相遇,离乡与返程,新增车次承载着思念与梦想踏上旅途。 寅时,凌晨三点。深夜出发的渔船乘着清晨的风返航,带来了海洋给予人类的馈赠。海边新建设的规范化码头市场,喧嚣热闹。小城乳山也在海风吹拂下开启新的一天。 这就是独属于乳山的一天,也是时代变化中平凡又不平凡的十二时辰。李冰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