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333”工作法抓实计划管理和统计工作 | ||||
|
||||
荣成市审计局推行“333”工作法,强化三种思维、建立三项机制、注重三步提升,助力审计计划科学制定、高效执行,提高统计工作质效。 强化三种思维,用好审计计划“指挥棒”。全局思维,牢固树立审计“一盘棋”思想,时刻保持与上级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同时广泛征求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和8个重要部门意见,扎实做好项目调研和储备。系统思维,坚持“系统审、审系统”原则,从“量”上压减计划总数,从“质”上加强对3个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的系统审计,集中力量开展“大兵团”作战,确保审深查透。链式思维,加强项目计划执行管理,制定《审计项目进度表》,每周对项目立项、实施、法规审核、整改等10多个节点进行调度,督促审计组按年度计划完成审计工作。 建立三项机制,量好统计质量“标准尺”。建立“1+N” 动态跟踪机制,法规科设置1名统计监督员,每个审计组设置1名统计员,对项目进度、工作量等10多项统计事项,进行动态填报,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建立“审计组-统计监督员-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四级审核机制,层层负责、齐抓共管,实现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建立“双向”沟通协作机制,纵向上每季度上报1份统计分析报告,总结工作特点、重点指标增减变化等5方面内容,为上级掌握基层动态提供支撑;横向上统计监督员每月下沉到审计组,形成有效协作,从源头上把好数据质量关。 注重三步提升,当好审计高质量发展“催化剂”。注重统计数据分析能力提升,编制《违规金额等重点指标明细表》等3张统计表,对30多项统计数据实施“横向+纵向”比对分析,深入挖掘信息价值,去年以来形成审计专报15篇,提出审计建议50多条,获主要领导批示10多次。注重促进作用提升,每月向审计组反馈《审计统计情况分析表》8项指标、优化审计报告6项内容建议、《审计整改台账》9项任务进度,促审计质量全面提升。注重队伍提升,将7项统计指标纳入《审计业务考核办法》,通过上级培训、本局集中研学、“业务+案例”讲解等,梳理计划统计问题解读共享库,提升全员业务能力,夯实审计根基。毕鹏云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