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乡镇交流带给我的淬炼与启迪 | ||||
|
||||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在人和镇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流锻炼。这段时光是我极为宝贵、受益匪浅的经历。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同志们的悉心指导下,我秉持学习之心、实干之责,积极融入基层,深入参与各项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群众感情上都有了显著提升。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我走进了报告和数字背后,那个有温度、有呼吸、充满张力的乡土中国。 初到:沉心学习,深度融入,在认识基层中转变角色 初到乡镇时,从机关办公室的案头工作,骤然切换到田间地头的具体事务,一切都显得陌生而鲜活。 节奏的切换: 这里虽没有“996”,但有“白+黑”、“5+2”。工作节奏随着农时、汛期、检查和森林防火心任务而起伏。我积极参加干部大会、驻村工作等各项集体活动,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参与具体事务处理等方式,快速与乡镇干部、群众建立起密切联系,真正沉下身、静下心,融入乡镇这个大家庭。 语言的转换: 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不仅要听懂带着浓重口音的方言,更要学会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话语与群众沟通。政策文件上的一句“优化资源配置”,到了村里就得变成“咱们怎么把这条水渠修得大家都满意”。我意识到,在这里,真正的沟通能力,是把“官话”变成“家常话”的本事。我认识到,深入基层是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的最佳途径。到岗后,我第一时间转变角色,迅速熟悉乡镇环境、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明确农村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当地乡情民俗。向领导班子成员学习统筹全局的智慧,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向村干部和群众了解最真实的村情民意,力求从“外来客”变为“自家人”。 深耕:躬身实践,履职尽责,在实干担当中提升能力 乡镇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最真实的写照。 “万金油”式的干部: 今天可能是防汛员,明天是调解员,后天又成了政策宣讲员。我参与过凌晨的抢险救灾,调解过邻里间的积怨,也为了推广一项新技术,陪着村干部一家一户地做工作。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基层治理的智慧,就藏在这些看似琐碎、却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务中。深刻体会到政策从“纸面”到“地面”的关键在于精准理解和因地制宜。我注重吃透上级精神,结合乡镇实际,协助制定细化方案,并深入一线督促检查,确保党的政策惠及于民、取得实效。 与群众的“鱼水情”: 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坚持“一线工作法”,多次到柳树赵家村走访调研,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倾听诉求,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所思所盼。学会了用群众语言沟通,用公平公正的方法化解矛盾,切实增强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本领。在应对防汛抗旱、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急难险重任务时,能够按照乡镇党委统一部署,迅速进入状态,积极联系群众,不断加深同群众的联系。 成长:锤炼党性,升华思想,在服务奉献中砥砺初心 这一年的“沉浸式”体验,带给我的成长是全方位、深层次的。这段经历让我接受了最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 心态的沉淀: 工作作风更加务实,褪去了机关里的些许书生气,多了几分泥土的沉稳。学会了不急不躁,很多问题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化解。亲眼目睹了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亲身感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纯朴善良和实际需求,理解了基层干部的不易,他们对政策的“再创造”和“灵活执行”,很多时候并非不作为,而是在复杂现实下的最优解。 视野的开阔: 我亲眼看到了国家宏大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如何在一个具体的村落里,通过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一个新建的冷冻工厂、一个活跃的电商服务站来落地的。我也看到了城乡差距的真实存在,看到了农村在人才、资金、观念上的渴望与困境。这让我对国情的理解,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具体可感的画面和故事。 能力的提升: 独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与不同人群沟通协调的能力、在资源有限条件下推动工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这种在“实战”中增长的本领,尤为珍贵。 感悟:反思不足,明确方向,在总结展望中持续奋进 乡镇,是中国社会的毛细血管,也是最坚韧的根基。 最坚韧的生命力: 我见过遭遇天灾人祸却依然乐观向上的家庭,见过为了村庄发展无私奉献的老支书,见过学成归来、用新知识反哺家乡的年轻人。这种源于土地和传统的韧性,深深地打动了我。 最朴素的辩证法: 我理解了“慢”与“快”的辩证——政策的落实需要耐心(慢),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在眉睫(快)。理解了“情”与“法”的融合——基层工作,既要讲法理,更要通人情。 回顾这段历程,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一是对农村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性认识还需深化;二是独立牵头负责重大项目的实践经验尚有不足;三是将基层鲜活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不了解基层,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 乡镇的这一年,于我而言,是一次“下沉”,更是一次“上升”——它让我的双脚牢牢站在了大地上,让我的目光能同时看到高处的方向和深处的根基。未来的路上,无论身在何处,这段在乡镇的烟火岁月,都将是我前行路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李俊杰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