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审计以“海洋蓝、文旅金、生态绿”特色领域监督护航“精致城市”建设 | ||||
|
||||
近年来,威海市审计局紧扣“精致城市”战略定位,以海洋经济、文旅产业、生态保护三大特色领域为切入点,创新审计监督模式,用“蓝色审计”破浪深蓝经济,“金色审计”擦亮文旅品牌,“绿色审计”守护生态底色,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蓝色审计”破浪,激活向海图强新引擎。 围绕海洋强省战略和本市海洋特色,集中开展海洋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海洋牧场与生物医药新兴产业、海域资源开发保护等方面审计,揭示海域资源有偿使用政策落实不到位、海洋牧场建设滞后、生物科技支撑不足、近远海养殖失衡、生态修复项目进展慢及浒苔清理不力等问题,提出审计建议8条,推动建立海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追缴海域使用金3334万元,促进出台《威海海洋牧场发展规划》《威海市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等制度4项。推动完成污染治理、项目验收,健全“河湖湾联动、水陆岸共治”长效管理机制,赋能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金色审计”点睛,淬炼文旅品牌含金量。 立足擦亮“精致城市∙好客威海”品牌,审计关注文旅新业态培育、景区服务质量、文化旅游执法效能,揭示千里山海元宇宙项目建设、促消费政策效果、非遗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部分景区整改提升人员服务质量、观光游览设施和整体卫生环境,助力改善旅游观光体验。聚焦文旅执法重点领域,抽查文旅执法卷宗178件,助力规范自由裁量权使用、罚没物品管理、执法信息公示等重点内容,促进文旅部门完善执法制度、规范程序,推动营造良好旅游市场环境。 “绿色审计”增韵,守护精致城市生态底色。 着眼保护威海独特生态优势,创新实践审计保障路径,率先制定镇街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加大自然资源环境审计力度,涵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6人、土地、水、大气等专项审计3个,首次自主开展区市专项审计调查,实现市区联动、高效推进。创新运用“1+N”监督模式,对市水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系统同步实施预算执行、经责、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查出问题资金2180万元,促进建章立制5项、促进增收节支1305万元,审计专报建议为市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有效筑牢绿色发展审计防线。王砚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