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审计动态>审计风采
生命中流淌的那些温暖——读迟子建《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发布日期:2024-04-02 11:1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审计局 字号:[ ]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是作家迟子建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她近年散文新作及其具有代表性的散文精品。捧读此书,我徜徉在作者用文字构筑的散文天地,这里有童年的纯真回忆、父母的深情厚爱以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这些流淌在生命中的温暖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为整个世界带来了温柔与希望。

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充满温情的童年生活。《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关于年货的记忆》一文中,迟子建回忆了小时候腊月里一家人共同准备年货的热闹场景。母亲在缝纫机前忙碌着为家人制作新衣、蒸各色干粮、馒头,父亲则挥毫泼墨写春联和福字。男孩们买鞭炮、糊灯笼,女孩们结伴进城买年画、发卡。这些文字让我想起儿时过年的场景,热闹温馨,年味儿满满。在《蚊烟中的往事》中作者描述了一家人坐在院落中笼起蚊烟吃晚饭的情景。他们品尝着野地和菜园里的菜,蘸着自家制作的酱料,生活简单而温馨。我不禁想起了童年时的夏夜,一家人坐在房顶纳凉,母亲摇着蒲扇,家人天南海北地闲聊着,阵阵笑声至今仍然温暖着我的心田。

迟子建对亲情的描绘,无疑是最为动人的篇章。在《灯祭》中她以简练的语言勾画出父亲为孩子制作灯笼的场景。“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做灯并不容易,总得经历多次失败,但是除夕夜,父亲总能为孩子点亮一盏满意的灯笼,这无疑是亲情质朴而温情的告白。在《龙眼与伞》中,迟子建通过描写母亲为女儿送伞却遭到拒绝的情节,展现了母女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这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将耐心善意给予他人,而将任性无理留给最亲近的人。迟子建笔下的父母让我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虽平凡,却尽己所能给予我最纯粹的爱。这些爱如同阳光般温暖,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迟子建对故土的眷恋也深深打动着我。她不厌其烦地写着故乡的每一个细节,从庭院的布局、菜园的绿意,到炊烟的缭绕、酱缸的娇气,再到农具的木节、冰灯的温暖、雪山的巍峨以及月夜的静谧。每一处风景都仿佛被她赋予生命,成为她笔下不可或缺的元素。面对父亲和爱人的相继离世,她并未沉溺于悲伤,而是将这份眷恋转化为文字的力量。她以雪花般纷扬的文字诉说着内心的伤痛,“我的世界下雪了。”但她并未因此消沉。在《雪山的长夜》中迟子建写道“有雪山在,我的目光仍然有可注视的地方,我的灵魂也依然有可依托的地方”。故乡对她而言,犹如心间的一盏明灯,在人生的黑夜中为她带来光明与温暖。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写了很多平凡日子里美好温暖的回忆,读完后,我仿佛被春日的阳光所照耀,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正如书中所言:“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没有一个春天是不会来临的。”在人生低谷时,只要我们心中仍有这些温暖的回忆,总会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刻。姜晓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