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审计局“四个转变”提升投资审计监督质效 | ||||
|
||||
今年以来,乳山市审计局认真落实投资审计转型和“研究型审计”有关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有效提升投资审计质效。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转变投资审计理念。组织审计人员学习新修订的《审计法》及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投资审计的监督范围,践行“三个转变”。结合乳山实际,认真思考新形势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公办幼儿园、新医院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建设项目,着力揭示公共投资项目在项目审批、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把聚焦主责主业和实现审计目标有机统一。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技能提升途径。组织审计人员集中学习《政府投资条例》《基本建设财务规则》等政策理论和审计业务知识,并赴文登、荣成审计局对标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培养审计人员“多讨论、善思考、常总结”的能力,促进审计人员“能查、能说、会写”。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理论交流、案例讲解、现场实践,促进新进人员获得政治锤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通过每年设定考试目标,鼓励引导投资审计人员参加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及中高级工程类职称考试。项目实施过程中常态化深入施工一线,切实增强理论联系实际水平,提高年轻干部履职胜任能力。 三是强化事中监督,转变投资审计方式。针对以往投资审计事后发现问题,但损失难以挽回的情况,探索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督促参建单位及时进行审计整改,推动立查立改、边审边改,将优化落实至过程中,切实发挥跟踪审计最大监督效能。在开展的2022年度老旧小区改造跟踪审计过程中,针对设计图纸中的远传智能水表更换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原计划施工的344个室外水表井审减至43个,共计节约财政资金220余万元。 四是推进科技强审,转变投资审计思路。加强“BIM+投资审计”平台学习培训,对接广联达软件专业人员进行线上授课,答疑解惑,增强审计干部实战能力。加强“BIM+投资审计”平台应用,在万安公墓办公用房和光明街幼儿园项目审计过程中,整合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专业技术力量和数据资源,将项目程序性文件、工程资料及现场情况相关联,对建设程序、招投标、工程造价等进行综合分析锁定问题,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查阅对比的工作量,极大提高审计效率。刘丽英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