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3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以及审计署的统一部署,2007年2月至4月,威海市审计局采取上下审计机关联动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对我市2006年度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管理和使用及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项审计,共审计和调查了市本级和各市、区的财政、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等有关部门41个,并延伸调查了77户企业(其中:内资企业34户,外资企业43户)。审计和调查资金额100,259万元,占2006年度缴费总额221,584万元的45.2%。
一、基本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五项基金。
(一)基金收入、支出及结余情况
2006年度,全市五项基金共收入237,459万元,支出159,238万元,当年结余78,22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06,281万元。
(二)基金参保及享受保险待遇情况
2006年底,各类保险基金的在职参保人员2,036,304人次,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407,786人,机关养老保险75,874人,医疗保险483,142人,工伤保险396,328人,生育保险356,936人,失业保险316,238人。2006年度领取各类养老保险金75,268人,享受职工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64,621人,领取失业金人员14,469人,享受伤残补助待遇和职业病补助人员2844人,享受生育补助待遇人员3527人。
(三)基金统筹情况
目前,只有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实行全省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均实行分市、区统筹,属地管理。
审计结果表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能够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保险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的规定,在规范筹资机制、保证基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大力推进扩面征缴,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到2006年底,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8万人;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8.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9.6万人,这两项保险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五项基金收入规模达到214,861万元,同比增加了41,334万元。如文登市通过从企业破产、改制费中筹集社保基金,并率先在山东省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力增强了社保基金的征缴能力。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有关基金的征收入库、支付管理、保值增值等问题都更加规范,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做到了“双审、双控、双对”,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和治理,防止隐瞒收入和基金被挤占挪用,确保了基金安全、完整。如文登市通过对定点医院实行“总额预算、以收定支、按人头付费”的管理办法,强化了定点医院的责任心,确保了基金的收支平衡,完成了对全市离退休人员和遗属的指纹身份资格验证,最大限度地防范了社保基金的损失。三年来全市共查处冒领养老金54人,冒领金额30.5万元,全部予以追回。三是加强服务程序规范化建设。我市全面规范了基金征缴的服务流程、时限、标准等,设立征费大厅,对各项基金实行了“集中征缴”和“一票征缴”,养老金全部由金融机构统一代发,同时积极实施金保工程,规范资金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从基金申报到支付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医保定点服务机构覆盖了全市城乡,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了极大方便。四是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2006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的发放,保障了52,106名离退休人员和14,469名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减轻了企业负担。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财政方面
一是环翠区建设银行社保基金专户4710万元被法院冻结。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2月28日将在区建设银行的社保基金专户4710万元冻结,其原因是:1997年我市为缓解市区用水困难,开工建设米威调水工程,因工程投资较大,地方财力紧张,特向建行申请贷款。按当时市财政局、市城镇供水处、市建行三方签订的贷款协议,由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进行担保,市财政负责筹措资金还本付息。该工程共借款4900万元,于2004年1月27日前全部到期,已偿还790万元,尚有本金4200万元未偿还。2004年6月28日,建行将这部分债权转让给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济南办事处,济南办事处于2004年11月又将该债权转让给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青岛办事处。2006年下半年,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青岛办事处就该笔贷款的归还起诉了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二是财政专户存款中活期存款比例较大,影响了基金增值。
至2006年12月末,市财政局五项基金财政专户中有5个活期存款账户,存款余额13,521万元。扣除五项基金两个月平均支出额5556万元后,多预留活期存款7965万元;高区财政局2006年度银行存款月平均结余2668万元,扣除两个月平均支出额972万元后,多预留活期存款1696万元。
三是部分财政部门应拨未拨付社保基金11,171万元。
文登市财政局2006年应负担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社保基金6878万元,其中:养老金4542万元、医保金2002万元、失业金334万元;乳山市财政局2006年应负担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293万元。限于财力供给不足, 至审计日,两市财政局均未将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四是经区未按规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
经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基数,由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加一定比例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构成,低于规定标准。经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共有1891人,2006年按缴费基数3379.6万元,共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844.9万元,按实际工资总额5882万元为基数计算,应缴1529.3万元,共少缴684.4万元,实缴占应缴的55.25%。
(二)经办机构方面
一是以前年度借出失业保险基金未收回115.48万元。
根据山东省劳动局《关于发挥待业保险基金作用支持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劳发[1993]252号),1997年前,威海市就业办借出生产自救费借款63.68万元,至今尚未收回。
二是社保基金上缴财政专户不及时。
文登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会计核算结账日期分别提前到2005年10月18日和2006年12月3日,造成2005年和2006年该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170万元(其中:2006年450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04万元(其中:2006年124万元),合计8474万元,分别拖延至2006年、2007年入账,未按规定将收取的保障金定期足额上交财政。至2006年12月31日,经区经办机构收入过渡账户备留社保金收入1574.8万元,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1024.3万元,医疗保险费471.4万元,工伤保险费45.1万元,生育保险费34万元,未按规定定期足额上交财政。
主要原因是为了调节收缴进度,完成上级下达的收缴任务,导致经办机构在完成当年收缴任务的前提下,人为滞压各项基金,留待来年反映。
三是市(县)、区农保处经费保障不足,经办机构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中提取管理费用于经费开支。
1991年各市(县)、区农保处成立时,虽然各市编委批复的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农保基金收入未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各市区财政部门也未将农保处工作人员经费开支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致使农保处从1999年转归劳动部门管理后,仍按1992年由民政部门出台的文件规定,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中提取管理费作为经费,挤占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2006年度共提取管理费168.6万元,其中:荣成市农保处80.3万元,文登市农保处37.5万元,乳山市农保处7.3万元,环翠区农保处38.5万元,经区农保处4万元,高区农保处1万元。
四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损失挂账1345.7万元。
1997年,原归农保处管理时,三县农保处借出农保基金未收回,挂账损失1345.7万元,其中:文登市370.6万元,荣成市676.8万元,乳山298.3万元。
五是荣成医疗保险基金个人账户资金利息未按规定记入个人账户。
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原因,医保基金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利息均记入了统筹基金中,侵占了个人利益。
六是3名退休人员死亡后仍领取养老金1.13万元。
通过对年纪较大或经营不佳倒闭企业离退休职工领取养老金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有三名退休人员已经死亡仍在领取养老金1.13万元。
(三)缴费单位方面
一是部分企业欠缴社保基金7122.2万元。
截至2006年末,市直430户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2587.9万元,18个事业单位欠缴养老保险金38.3万元,145户企业欠缴医保费409.6万元,400户企业欠缴失业保险费281.3万元,113户企业欠缴工伤保险费16.2万元,189户企业欠缴生育保险费34.2万元,合计3367.5万元。到工商部门对其中73户欠费金额较大且欠费时间较长的企业调查发现,其中:44户企业已经倒闭,18户企业未查到。文登24户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1398万元,30户企业欠缴失业保险费123.7万元,合计1521.7万元。荣成6户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108万元。乳山40户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1023.5万元,失业保险金39.4万元,生育保险金39.4万元,合计1102.3万元。环翠区135户企业欠缴养老保险金838.9万元,57户企业欠缴失业保险金131万元,5户企业欠缴职工医疗保险金3.6万元,合计973.5万元。高区7户企业欠缴社保基金49.2万元。
二是部分企业未按规定给纳入保险范围的所有员工缴纳保险,参保率较低。
抽查了包括内资、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在内的77户企业,其中:韩资企业6户、内资企业1户未办理社会保险。77户参保企业,共有员工31,837人,参保25,053人,员工参保率78.69%。其中:内资企业参保率90.8%(国有企业96.65%,股份制企业90.35%);外资企业参保率55.47%(合资企业82.27%,独资企业48.34%)。如:欧美独资企业2户,员工投保率为100%;中日、中港合资企业4户,员工投保率为82.27%;韩资企业29户,员工投保率41.39%;台资企业1户,员工投保率4.66%;新加坡独资企业1户,在职职工136人,只有1人参保。外资企业主要为管理层人员和部分工人投保。同时调查的韩资企业中有23户未缴纳失业保险费。
三是部分企业未按规定以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各项保险。
通过对缴费单位的调查,除欧美独资合资企业按规定以实际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缴纳各项保险外,其余企业的缴费基数均低于实发工资总额。70户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如下:实际年工资总额35,419万元,即规定的缴费基数,企业实际申报的缴费基数为24,775万元,实缴基数仅占规定基数的69.9%,如以规定的缴费基数应收缴保险费14,493万元,实缴保险费10,013万元,少收缴4480万元,实缴数占应缴数的69.09%。
三、审计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及职工对缴纳社会保险的认识。从调查的情况看,社会保险覆盖面有一定的扩展,但部分新成立企业、私营企业以及韩国独资企业仍拒绝参加社会保险,或只给少部分人缴纳保险,或者只按最低基数缴纳,导致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很大。因此,各级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缴纳社会保险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意识和员工的自觉维权意识,提高参保率,使更多的人从社会保险基金中受益,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征缴与监管力度。首先应加大对欠费企业的征缴和清欠力度。经办机构应进一步密切与工商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进一步核实参保单位的经营状况,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欠费企业的清欠力度,使各项保险基金应收尽收,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其次应加大对企业缴费基数的稽核力度。经办机构应对企业缴费基数进行经常性检查,并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稽核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职工参保率,防止企业瞒报、漏报和少报职工缴费基数等问题,促进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对社保基金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基金的增值能力。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渠道比较单一,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使社保基金有效运作,社保基金只能投资国债和存入银行。近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致使社保基金增值能力非常弱。建议财政部门在不断加强社保基金专户管理,保证基金最大增值的同时,要及时掌握银行利率的变化,适量投资国债,实现基金的安全、完整及高效运营。
(四)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管理。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冒领养老金现象的不断增加,建议社保经办机构应建立与户籍管理和社区居委会之间协调一致、信息沟通的有效机制,对于当地的退休人员除了不定期地采取指纹识别外,还要定期与当地公安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及时了解离退休人员存亡状况;对于外地退休人员,因居住分散,管理难度较大,在要求每年提供户籍证明的同时,经办机构可以不定期走访调查,但财政部门应在经费方面予以保障,以有效避免养老金的虚报冒领。
(五)采取措施,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基金收入。目前,除市直及两个开发区外,其他各市区基本无基金滚存结余,基金支撑能力几乎为零,主要靠地方财政兜底,来维持基金收支平衡,确保基金按时足额发放。现行的缴费比例中单位缴费比例过高,个人缴费比例偏低,不能体现社会保险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原则,不能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意识,国家和单位包得太多、负担太重,不利于社会保险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尽快采取提高缴费比例或在全市进行统筹等办法,增加基金收入,增强各市区基金的支付能力。
(六)应当及时停止从农保收入中提取管理费。根据1999年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保障等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不得再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或列支费用。但各市(县)、区农保处仍从农保收入中提取管理费,势必挤占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影响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并且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率低,同样存在出现赤字和入不敷出的可能性。因此建议,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进一步理顺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经费开支来源,避免发生挤占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问题。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此次审计结果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结合2005年度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一并对此进行了审议,要求劳动、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采取切实措施予以整改,把这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整改,针对基金运行中产生的不规范问题和职工关切的现实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结合实际,拿出了分期整改措施,规范收缴、强化监管,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截至目前,文登市和乳山市财政局将由财政负担的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社保基金11,171万元均陆续拨付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