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审计局以审计监督助力“六稳”“六保”落地落实 | ||||
|
||||
威海市审计局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拓展民生审计的广度与深度,关注民生福祉和群众利益,助力“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一是深入调研,科学拟订民生审计项目计划。对标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加强对民生项目的调研,在坚持一线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市委政研室、纪委监委等部门意见,精准确定民生审计方向。2020年计划对社会救助、保障性安居工程、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6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对疫情防控、社保基金等5个方面进行专项审计,同时结合市卫健委、市民政局等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关注民生事项贯彻落实情况。 二是统筹融合,创新民生审计项目方式方法。探索“1+N”、嵌入式项目组织方式,实现财政审计、政策跟踪审计、经责审计等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融合衔接,完善审计成果和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强化数据先行理念,加大各类民生数据关联分析力度,构建民生审计数据模型库,注重发现阻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问题,揭示纠正群众身边“微腐败”和作风问题。 三是审深查透,深入挖掘民生审计问题深度。深入学习研究涉及民生领域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探索开展研究式审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加强部门间的良性互动,把工作重点从事后查问题转移到持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预防问题上来,在充分反映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等源头上分析原因,深度开发审计成果,发挥好审计服务改革发展的建设性作用。 四是加强整改,深入强化民生审计结果运用。对审计发现问题狠抓整改,建立专项整治发现问题整改台账,对账销号,以整改成效维护群众利益。对共性典型性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建设性作用。加强考核奖惩运用,把民生领域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列入市级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作为对部门和个人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进一步提高审计监督实效。(许一珺 王慧明)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