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审计统计工作规范化的实践探索——基于威海视角 | ||||
|
||||
审计统计是将审计工作中审计对象数量、审计查处问题、审计处理处罚、审计整改落实以及审计成果利用等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综合反映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的过程。审计统计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关成果的重要体现,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是服务领导决策与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但现阶段,审计统计工作规范化水平不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统计分析的质量仍有待加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现就威海市近年来审计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和加强审计统计工作的实践探索进行探讨。 一、威海市现行的统计工作管理模式 近年来,威海市统计工作实行“分级填报、专人审核”模式,由各业务科室、各区市指定专人填报,然后由法规科专职计划统计员负责汇总审核。各填报单位对报送的审计统计质量负责,填报质量情况纳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 近年来,威海市统计工作水平稳步提升,在全省统计工作考核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分别是2013年第八,2014年第四,2015年第六,2016年第二。 二、审计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统计报表报送不及时。新形势下审计机关的审计职能日益拓展,而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日益显现,各科室与各区市统计员身兼各项工作,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统计”的心态。有时忙于审计项目而忽视了统计报表上报的时限要求,导致了统计工作上报不及时,或者应付了事报送,造成数据报送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是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流程未严格落实。根据《审计情况审计报表制度》与《山东省审计统计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报表填报应遵循“谁审计、谁填报”的原则,审计统计台账一般由主审填报,审计组长审核,统计人员应该具备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的审计、统计、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承担统计工作的大多都是新进审计机关的年轻人,由于经验与能力不足,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不能准确把握,也未按有关制度与规定的要求,审计组长对统计台账未进行复核,造成审计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三是统计台账漏报错报数据。有些审计项目成果类数据填报不完整,未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结果及时补填台账,如被采纳的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被批示采用的审计信息等整改、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等成果类数据存在漏填报现象,造成统计报表数据不真实、不完整。 四是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准确,混淆指标填报口径。由于统计人员更替频繁,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不足,对统计指标理解不深不透。有的统计员对审计查出的问题理解不透彻,也未及时与审计组长或主审进行沟通,片面依靠审计文书对问题性质进行界定,问题定性模糊,出现所填统计指标与实际审计结果脱节情况;有的统计员对统计填报制度各明细指标理解不准确,混淆了各明细指标口径,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五是统计分析质量不高。写好统计分析,做好统计的各项指标进行纵向横向的分析比对,可以发现统计报表中的一些异常数据,也是二次检验审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实际工作中,各业务单位统计分析质量不高,缺乏数据增减变动对比,列举实例不典型或无事例,内容空泛,无法发现统计报表中明显的异常数据,不能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审计工作开展情况与审计发现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不能有效发挥统计工作对领导决策的服务作用。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是对审计统计工作重视不足,应付了事;二是有的统计员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不足;三是填报统计人员与主审人员非同一人,对审计结果文书反映的问题不能准确把握;四是审计组长未严格落实审核制度。 三、加强统计规范性工作的实践探索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质量意识。威海市审计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分管领导及法规科负责人多次组织召开加强统计工作的动员会,提高各业务部门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调要保持统计人员的稳定性,新进单位一年以下及审计素养不足的人员不得接手审计统计工作。同时,多次强调审计质量,做好统计质量考核。市局专职计划统计员建立每月审核结果台账,每年度组织本级及下级统计人员对本年度的统计质量进行交叉检查考核。年终结合每月审核台账与交叉检查结果情况,将各单位的统计质量情况与年度综合考核情况挂钩。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审计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威海市在保持统计人员稳定性的基础上,积极派员参加省厅计划统计培训班,并将学习内容在局内组织各科室统计人员进行传达与交流,研读《审计统计报表制度》。市局统计汇总人员定期将统计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与审计报告中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学习交流会上分析探讨,统一指标口径,保证统计质量。另外,利用每年度统计检查的契机,各统计员相互交流,发现自身掌握不准的指标口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查漏补缺,提高统计质量。 3、严格三级审核程序,把好统计质量关。严格落实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流程,做好三级审核,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一是抓好审计组长对统计台账的审核,审计组长与统计人员加强沟通与交流,保证统计人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性质进行准确把握与界定,确保审计台账数据与审计文书数据一致。二是抓好汇总审核人员对统计台账与统计报表的审核,保证全局相同问题统计口径统一,统计指标填报恰当,统计报表各勾稽关系正确。三是抓好法规科室负责人对统计报表的审核,督促提高统计质量考核成效。 4、以跟踪落实促整改,保证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建立完善跟踪整改机制,督促审计整改落实,做好统计台账内有关整改落实数据的后续补录工作。各科室统计员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结果与审计成果利用情况,及时将台账中有关成果类指标补充填报完整,并将有关整改落实结果反馈及成果类资料报送法规科备案。法规科统计汇总人员根据资料与统计台账填报情况进行审核校对,确保统计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5、抓好统计分析,服务领导决策。每季度根据审计情况报表,生成财政、经责、企业、社保四张分析表,分别对财政、企业金融、社保、经济责任、政策跟踪以及投资审计等主要领域的重要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总结分析各指标的增减变化趋势,反映审计查出的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对比,发现统计报表中由于粗心、马虎造成的错误数据,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通过分析,总结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找出审计发现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服务领导决策。(许一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